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像盖房子一样写代码:当我以测试驱动开发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
阅读量:7005 次
发布时间:2019-06-27

本文共 2836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9 分钟。

当我写一个功能模块方法时,我在想些什么

// 无论什么方法,都是这样一个结构const fn = () => {};

比如,我要写一个接口,查询组织下的设备列表 /api/device/list

地基

const deviceList = (params) => { // 传入一些参数  return []; // 返回一个列表};

我需要哪些参数:

  • 用户基本信息(主要是用户 id,用户的组织 id)
  • 用户对应的组织基本信息(主要是组织 id,组织管理员 id,层级关系,以及权限逻辑)

输出结果很简单,为一个数组。

浇筑

第一步分析,存在成功和错误(错误类型先不考虑)两种类型的结果。

// 成功// 错误const deviceList = async (ctx) => {  // 错误  if(someError) {    // 返回错误结果  }  // 成功  return getDevicesByOid(oid);};

这是一个大概的设想,没有必要将代码写出来。然后润化该思路,写出第一段框架。

主体结构

首先,传入的参数为组织 oid,用户的信息可以通过 session(或其他方式)从内部获得。

可能的一种思路

// 成功// 错误// 错误1:用户未加入组织// 错误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错误3:用户无组织权限// 传入参数: 要查询的组织 oid// 能够通过 session 取到的信息: userconst deviceList = async (ctx) => {  // 用户信息 ctx.user  // 判断用户是否有组织  if (ctx.user.oid === 0) {    // 错误1:用户未加入组织  }  // 如果不传该参数,查询当前用户组织的设备  const { oid = ctx.user.oid } = ctx.request.body;  if (oid === ctx.user.oid) {    // 成功    return getDevicesByOid(oid);  }  // 根据oid查询组织信息  // 错误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判断是否有权限  const checkRights = await checkUserOrgRights(ctx.user.uid, oid);  if (!checkRights) {    // 错误3:用户无组织权限  }  // 成功  return getDevicesByOid(oid);};

推荐的实现方式

// 成功// 错误// 错误1:用户未加入组织// 错误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错误3:用户无组织权限// 传入参数: 要查询的组织 oid// 能够通过 session 取到的信息: userconst deviceList = async (ctx) => {  // 用户信息 ctx.user  // 判断用户是否有组织  if (ctx.user.oid === 0) {    // 错误1:用户未加入组织  }  // 如果不传该参数,查询当前用户组织的设备  const { oid = ctx.user.oid } = ctx.request.body;  if (oid !== ctx.user.oid) {    // 为什么这里不用等于判断:如果等于的话,则当时就需要返回出去,这样的话该方法会有两个成功的 return    // 根据oid查询组织信息    // 错误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判断是否有权限    const checkRights = await checkUserOrgRights(ctx.user.uid, oid);    if (!checkRights) {      // 错误3:用户无组织权限    }  }  // 成功  return getDevicesByOid(oid);};

封顶

完成其他的业务代码。

当我写一段测试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

按照上面推荐方式完成代码后,需要进行代码的测试。

首先需要明确业务的流程,理清测试的思路。

  • 成功
  • 错误

    • 错误1:用户未加入组织
    • 错误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错误3:用户无组织权限

主要有两种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思路一

  1. 完成测试用例,覆盖成功的所有情况
  2. 完成测试用例,覆盖错误1的所有情况
  3. 完成测试用例,覆盖错误2的所有情况
  4. 完成测试用例,覆盖错误3的所有情况

这是传统的单元测试衍生而来的 BDD 测试方式。

这里测试用例的个数应该为8次:

  • 成功:

    • 1.当前组织的用户有传入组织 oid
    • 2.当前组织的用户未传入组织 oid
    • 3-5.上级组织,上上级组织,根级组织的管理员用户传入组织 oid
  • 6.失败1:用户未加入组织
  • 7.失败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8.失败3:用户无组织权限

其中,测试3-5可以优化为一次测试(即根据所有管理员 uid 的数组比较是否包含当前用户 uid),最终优化后的结果应当为6次。

但由于该思路中不明确用户,所以用户行为无法准确表达,在创建测试数据的时候较为困难,不仔细思考分析,无法优化需要创建多少条测试数据。

思路二

而实际上 BDD 测试为用户行为测试,可以以几类用户的情形分别进行测试。

  1. 模拟一个用户的数据,覆盖成功和可能错误(有可能无法涵盖到所有错误)的所有情况
  2. 根据未覆盖的部分,再模拟另一个用户的数据,覆盖成功和可能错误(有可能无法涵盖到所有错误)的所有情况

以此循环,直至覆盖所有。

  • 用户1(非组织管理员,查询自己的组织)

    • 1.成功(未传入组织 oid)(组织1)
    • 2.成功(传入组织 oid)
    • 3.失败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4.失败3:用户无组织权限(组织2)
  • 用户2(上级某组织管理员)(组织3)

    • 5.成功
  • 用户3(未加入组织用户)

    • 6.失败1:用户未加入组织

非常简洁明了的关系,需要3个测试用户,3个组织(上下级关系进行数据复用,一个无权限的组织),即可涵盖所有范围。

最终优化版设计:

  • 用户1(某组织管理员,有下级组织)

    • 1.成功(未传入组织 oid,查询自己的组织)
    • 2.成功(传入当前的组织 oid(组织1))
    • 3.成功(传入下级的组织 oid(组织2))
    • 4.失败2:传入参数组织不存在
    • 5.失败3:用户无组织权限
  • 用户2(未加入组织用户)

    • 6.失败1:用户未加入组织(组织3)

两个用户,三个组织。完成所有覆盖。

当我以测试驱动开发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

可以从上述测试思路二中进行反推。

实际上思路可能是在写代码或者写测试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

  • 如果已经写好了测试正在写代码,可以及时回过头来调整测试;
  • 如果功能写好了又再重新测试,可以在测试优化后再去看逻辑代码是否还有优化的空间。

更多关注:

转载地址:http://xpytl.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JavaScript 中 apply 、call 的详解
查看>>
设计模式系列·王小二需求历险记(二)
查看>>
百度前端学院学习:动态数据绑定(二)
查看>>
从Python2到Python3:超百万行代码迁移实践
查看>>
关于.NET Core是否应该支持WCF Hosting的争论
查看>>
云原生应用的QA
查看>>
JDK 11版本时间表
查看>>
一线:阿里云不做SaaS,那这件事会交给谁?
查看>>
使用 JavaScript 根据用户照片和姓名生成海报
查看>>
ASP.NET Core:简洁的力量
查看>>
远程桌面网关Apache Guacamole 发布1.0.0版本\n
查看>>
重磅!尤雨溪发布Vue 3.0开发路线
查看>>
拼多多回应漏洞:比薅羊毛更快的是“资损200亿”谣言的传播速度
查看>>
SRE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
查看>>
硅谷AI发展简史:AI和区块链都是死路一条?
查看>>
解读微软开源MMLSpark:统一的大规模机器学习生态系统
查看>>
Reinhold就Jigsaw投票一事向JCP提交公开信
查看>>
Microsoft发布了Azure Bot Service和LUIS的GA版
查看>>
第三天 函数
查看>>
string 高频使用
查看>>